依海而生的漁村與阿婆
走進澎湖傳統漁村,體驗村民捕魚的日常生活。我們前往當地人家拜訪-阿英阿婆。由阿婆與教練帶領,深入漁村,從前的人們,為了生存與繁衍,資源永續的觀念是自然而生的。
「抱墩」-澎湖特有的永續傳統漁法,因漁業商業化逐漸式微,甚至即將消失,阿英阿婆即使年邁,至今仍傾注全部心力維護海域,此活動的產生就是希望透過觀光活動來傳承文化價值與永續的潮間帶漁業循環。
傳統漁法介紹與教學
行前,我們自行研發出迷你版石墩,讓旅人在走進潮間帶實際操作之前,認識石墩魚屋的由來、設計與特性。
- 室內設施:廁所、沖洗區
- 裝備提供:膠鞋、手套、孩童小浮船
探索澎湖最豐富的潮間帶海域
澎湖群島密佈,島嶼間漲退潮時形成了或深或淺的水路,退潮後露出海面的潮間帶,使澎湖增加三分之一的陸地面積,這片由大海滋養的廣大淺坪,不僅是千奇百怪的海洋生態區,更是島民拾螺貝、捉蝦蟹的經濟來源區。
台灣漁業枯竭之下,別處找不到,唯一生態豐富被保育的廣闊潮間帶隨時都有驚喜,跟隨在地耆老與有趣的教練在大片潮間帶中尋寶!這是大人們的魚市場,孩子們玩樂的天堂。
抱墩 補魚去!
由阿婆帶領,走入她幾十年下來,在整片潮間帶海岸區,蓋起的一座座石墩。每一塊石頭、每一個魚屋,都承襲著祖先的智慧。
大家一同將石墩用魚網圍住,再依序搬開由石塊組成的魚屋,利用水流,將生物往漁網的一端聚集。
以海為生的阿婆終其一生堅持抱墩是一個永續的漁法,為了讓潮間帶生態生生不息,阿婆會告訴你多大的成魚可以成為餐桌上的料理,小魚和其他生物請讓他們回到大海去吧!
互動零距離
潮間帶充滿蓬勃的生命,除了常見的的石斑魚,河豚、錢鰻、螺貝蝦蟹、海膽、海參、海兔、各種魚類,每天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與我們共度抓魚時光。
永續食魚
完成精彩的潮間帶尋寶後,大家可以享受自己捕魚的成果啦!
從潮間帶上岸後,開始換裝、洗洗手腳,這時候阿英阿婆與她的女兒會為大家準備好接下來的美食餐桌。
在阿英阿婆的廚房裡,以酥炸的方式,料理大家抱墩抓來的野生石斑魚和品嚐充滿澎湖特色的海菜花枝丸麵線,在玩樂與捕魚後之餘享受美食,為此趟遊程劃下美好的句點!
活動行程表
- 報到地點:Google Map搜尋『阿婆抱墩』
( 報到時間請查詢 行程報到時間_石斑豐魚季 ) - 抱墩小教室:抱墩介紹與教學
- 徒步至潮間帶
- 傳統漁法:抱墩體驗
- 點心:現炸石斑魚+海菜花枝丸麵線
- 賦歸
注意事項
- 行程操作須完全配合潮汐,每日集合報到時間請查詢行程報到時間_石斑豐魚季
- 活動時長約為3小時。
- 行走潮間帶捕魚會弄濕半身,請攜帶一套換洗衣物。
- 行程提供幼兒專用浮船,非常推薦親子同樂。
- 特殊餐食或其他生理特殊狀況,請於報名時提前告知。
- 為海洋生態保育,需請旅客配合:
- 建議使用海洋友善的防曬乳或物理方式防曬
- 禁止攜帶生物離開其棲息地
相關取消規定
- 出團日(不含)前3天通知辦理取消行程,將無條件退費。
- 出團日3天內取消者,則收取全額費用,不得退費。
- 若遇颱風或天災導致無法出團,則不在此限。